关于“对赌协议”的效力及履行-西安律师
实践中俗称的“对赌协议”,又称估值调整协议,是指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 成股权性融资协议时,为解决交易双方对目标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、信息不 对称以及代理成本而设计的包含了股权回购、金钱补偿等对未来目标公司的估值 进行调整的协议。从订立“对赌协议”的主体来看,有投资方与目标公司的股东 或者实际控制人“对赌”、投资方与目标公司“对赌”、投资方与目标公司的股 东、目标公司“对赌”等形式。人民法院在审理“对赌协议”纠纷案件时,不仅 应当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,还应当适用公司法的相关规定;既要坚持鼓励投资 方对实体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投资原则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融资难 问题,又要贯彻资本维持原则和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原则,依法平衡投资方、公 司债权人、公司之间的利益。对于投资方与目标公司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订立 的“对赌协议”,如无其他无效事由,认定有效并支持实际履行,实践中并无争 议。但投资方与目标公司订立的“对赌协议”是否有效以及能否实际履行,存在 争议。对此,应当把握如下处理规则:
【与目标公司“对赌”】投资方与目标公司订立的“对赌协议”在不存在 法定无效事由的情况下,目标公司仅以存在股权回购或者金钱补偿约定为由,主 张“对赌协议”无效的,人民法院不予支持,但投资方主张实际履行的,人民法 院应当审查是否符合公司法关于“股东不得抽逃出资”及股份回购的强制性规定, 判决是否支持其诉讼请求。
投资方请求目标公司回购股权的,人民法院应当依据《公司法》第 35 条关 于“股东不得抽逃出资”或者第 142 条关于股份回购的强制性规定进行审查。经 审查,目标公司未完成减资程序的,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。
投资方请求目标公司承担金钱补偿义务的,人民法院应当依据《公司法》第 35 条关于“股东不得抽逃出资”和第 166 条关于利润分配的强制性规定进行审 查。经审查,目标公司没有利润或者虽有利润但不足以补偿投资方的,人民法院